Pansy王青的故事登在了《工人日报》
常言道,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。在班组这个大家庭里,也同样如此。这些职业生涯进入倒计时的老职工,依然兢兢业业,站好最后一班岗;依然倾囊相授,把岗位技能和工匠精神传给年轻人;依然壮心不已,竭尽全力贡献自己的光和热。
“老奶奶”王青
王青是江苏淮安华顶鞋业有限公司1994年创建时就进厂的老员工,退休前一直在缝制车间做机工。
该公司是日资企业,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非常苛刻。由于王青原来是做服装的,无论是工艺还是机器都与做鞋子的不一样,一开始她不太适应。于是,她就在下班后,到垃圾房里找一些零碎的下脚料拿到机器上练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她很快就越做越快,越做越好。
谈起自己做了半辈子的机工手艺,王青如数家珍。她说,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机工,现在无论哪一道都会做,无论哪一道都得心应手。那些鞋帮放在那里,她望都不需要望一眼,只要手一伸,鞋帮就会被“吸”到手里。然后往机台上一放,脚随心动,哗哗一响,一只鞋帮就做好了。整个过程如同行云流水。
将近三十年来,王青一直坚守在机工的岗位上,要到五十岁时,她心里还想着做得像以前一样快,但她感到自己的手明显没有以前灵活了。以前手往那儿一靠帮子就在手里了,现在还要捏一捏。鞋帮在机器上拐弯时,有时还会停顿一下。
对此,王青一开始心里很着急,一急血压就上升,头有时就会“晃”一下。后来,她想开了,服老了,心里就平静了许多。她现在一直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做事,站好最后一班岗。
做了多年的机工,王青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。这些经验一教你就会,但要是你自己摸索,早着呢!
老师傅的一招一式都是他们在多年的工作中一点点领悟出来的。无论对于同事和企业来说,这都是一笔无形的财富。
对于这些“财富”,王青一点也不保守。要退休前,她不再专门做固定的一道工序了,而变成了哪一道忙就做哪一道的机动人员。偶尔有新人来或是哪一道“做不动”了,班长就会说:王青,你去教教她吧。
王青奉命前往,到了跟前一眼就会看出姐妹们做得吃力的原因,然后她就会点拨一下,教姐妹们改变一下拿鞋帮的手法,或者是传授一个小窍门。
有个入职时间不长的小姑娘按照王青教的方法去做后,欣喜地和她开玩笑说:“嘿,老奶奶,你教的这招真管用!”王青听后也开心地笑了。
王青退休后并没有割舍与公司之间的深情厚意,她在外面做事时,情不自禁地就会向别人推介自己做了几十年的产品。每次见到我,都亲切地称呼我为“大兄弟”,她真正把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娘家。
每个企业里许多像王青一样的“平凡人”,做的也是“平常事”,但身上都有着不平凡的闪光点。他们心中,怀着对企业的忠诚,对事业的执着,对岗位的热爱。企业的企字,上面是人,下面是止。正因为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平凡人,我们的企业才能兴旺发达,永往直前。
几年来,Pansy员工故事多次被《淮安日报》、《江苏工人报》、《工人日报》、《中国应急管理报》等报刊杂志刊载。